|
2016-04-21
本网4月21日从平塘县获悉,近年来,平塘县紧紧围绕州委提出的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三大战略",按照"强产业、扩城镇、打基础"的发展部署和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发展思路,依托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发展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旅游业融合发展道路,全面推进旅游与文化、户外活动、工业、农业、科技等产业融合。2015年,全县实现旅游收入55.29亿元,在47个非经济强县中排第一位。
一是旅游+文化,赋予旅游丰富文化底蕴。依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全力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开发旅游线路,集中打造毛南风情街、布依一条街、民族村寨、民族风情园等;大力开发毛南土布床单、毛南鸽蛋、毛南刺绣、编藤等旅游商品,丰富民族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类型;积极打造苗族的咕噜跳月、布依族的"六月六"布依歌节、毛南族的猴鼓舞等民族文化品牌,推出民族文化文艺表演项目,平塘县选送参赛的舞蹈《毛南族猴鼓舞之猴王出世》在第八届一技之长全国青少年春节联欢晚会颁奖盛典上获舞类表演金奖;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编制《布依山歌集》,出版《贵州毛南族》等民族书籍,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民族风情旅游的布依小镇、毛南小镇、科普小镇;引进并壮大民族旅游商品及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形成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示范点。
二是旅游+户外活动,切实提升参与性和互动性。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水龙节暨龙舟争霸赛、自行车骑行赛、户外探险等一批特色体育旅游品牌,让其逐渐成为拓宽旅游市场、释放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举办"贵州.平塘民间水龙表演暨龙舟争霸赛",吸引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宾朋齐聚在平塘,共享龙舟争霸赛带来的欢乐盛宴。期间,还举办山地自行车越野赛活动,来自广西、河南、重庆、贵阳,以及周边县市的百余名山地自行车赛手集聚平塘,向绵延不绝的沙丘发起挑战。仅"2015贵州.平塘民间水龙表演暨龙舟争霸赛"活动,吸引了来自重庆、广州、广西、贵阳、都匀等周边县市自驾车游客5.9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326万元。
三是旅游+工业,促进生态和发展实现共赢。依托大理石、方解石(石头造纸)、陶土(高岭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牙舟陶)等特色优势资源,引进产业链关键项目,着力打造"石土经济"产业链,培育壮大非金属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集群,吸引游客前来阅览生态工业加工流程,亲手制作陶艺品;加大对县内牙舟陶文化塑造和品牌引领,吸引游客前来感受陶文化,欣赏、购买牙舟陶。利用本地域生产的铁皮石斛及附加产品和培育种植的大马士革优质玫瑰品种,发展生态加工业,实现集旅、产、加、销于一体的产业链。
四是旅游+农业,实现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围绕旅游谋划农业产业发展,确立"茶、菜、羊"三大主导产业,开发茶旅结合、农旅结合的新路。借助白龙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种植特色农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乡村度假产业,打造京舟养生乐园。结合茶叶园区的建设,开展"品茗茶"、"游茶园"、"住茶乡"体验活动,精心打造茶海生态游、茶区观光游、采茶体验游、茶庄休闲游等旅游模式,举办了"平塘大塘首届茶文化活动周系列活动"、"都匀毛尖聽平塘甲茶"活动。依托"农户+合作社"等方式,培育发展优质板栗、葡萄、杨梅、四月桃等果蔬产业,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京舟养生乐园正月初三正式开园,第一天就吸引了游客2万人次。
五是旅游+科技,探索独有的旅游发展道路。以在建的FAST建设项目为依托,带动集天文科普体验、天文综合服务、天文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国际射电天文旅游目的地建设。天文科普体验区以射电天文为核心,提炼天文主题文化,开展主题型天文科普体验活动,打造以天文科技体验融合文化主题体验的游乐体验区,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文化展演、观星体验、户外游憩、科普教育等功能,建成与FAST台站、天坑群、无线电静默生存体验区等区域核心旅游景点相互呼应的特色旅游文化园。天文综合服务区集FAST访客接待、游客咨询服务、酒店、餐饮、购物、游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旅游服务中心及游乐场所。天文养生度假区以特色星空小镇的形式,做活霸王河整体水景,以水为脉、以山为络,暗合星象人居环境要求,整体呈现"天人合一、梦幻度假"的氛围,打造旅居定制、康疗养生、深度休闲等为主的"星居部落、智慧养生"旅游度假区,建设面向贵阳及珠三角等发达城市高端人群的休闲度假胜地。目前,平塘县正在开展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园一期工程建设,预计总投资15亿元以上,计划聽2016年8月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科普旅游将为平塘旅游产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
|